日常管理以及脆肉罗非养殖病防治经验总结
发布日期:2019-01-29 作者:绿笙源 点击:
日常管理
做好防寒、投饵和水质调节等工作。水温保持在18~20℃左右,低于18℃鱼类容易冻伤,活动迟缓,进食量很少,不利于越冬;水温高于22℃以上时,脆肉罗非养殖运动活泼,摄食量增大,温度过高增加管理上的麻烦,也不利于越冬。在越冬期间,主要通过人工饵料来补充能量。脆肉罗非养殖刚进入流水池时,由于对环境的不习惯,食量很少,3~4天后,食量开始增加,这时应该及时增加投饵量,每次投饵时,要用声响来进行诱导,待鱼集中后开始投喂。为了观察脆肉罗非养殖的吃食情况和减少饵料的浪费,可在流水池里设置饵料台,饵料台的数量根据流水池的大小来定,一般每15平方米设置1个0.5平方米的饵料台,饵料台离水面35~40厘米。越冬期的投饵量,主要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和鱼种规格的大小来掌握。天气晴朗,水温在16℃以上就应该开始投饵。每天投饵2次,投饵量以30分钟内能吃完为度,另外,每天应投喂适当的青饲料(红萍、黑麦草等),青饲料掌握在池鱼体重的0.3~0.5%左右。饵料最好是采用颗粒饵料,粗细要根据不同规格的鱼种来定;原料一定要新鲜,饵料贮存时间不要超过15天。每隔3~4天应把流水池的排污底阀打开,进行彻底排污。一般做法是将池水排至八成干,通过鱼的活动和水流的冲刷,污物集中到排污口,把污物排走。排污最好选择在晴天进行,并且尽量避免弄伤鱼体,结合排污可以观察饵料的利用情况和鱼的生长情况。排污的同时测定鱼的生长(每半个月测定1次),从鱼类的生长情况来计算下半月的投饵量。坚持早、中、晚巡塘,测量、记录早、中、晚的水温变化情况;观察鱼类的活动情况;检查拦鱼栅是否破损,以及捞除病死鱼等。
脆肉罗非养殖病防治经验总结
近年来,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和人民群众生活质素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日趋重视,对无公害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开展脆肉罗非养殖标准化健康养殖势在必行,而标准化健康养殖的重点之一在于病害防治,笔者将近年来从化州脆肉罗非养殖养殖实践中总结来的经验整理成文,供参考。
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主要采取严格控制放养密度、调节养殖水质、投喂营养全面且新鲜的饲料、定期抽样对鱼进行体表及解剖检查等措施预防。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请水产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症下药治疗。一般措施为:
1、彻底清塘消毒;2、鱼苗、鱼种入塘前严格进行消毒;3、鱼苗、鱼种下塘后,以1克/立方米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一次。半月后用1-2克/立方米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一次;4、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呈微碱性;5、死鱼应及时捞出,消毒后埋入土中;6、在病鱼池中使用过的用具要浸洗消毒,病鱼池水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
渔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外用泼洒药及内服药的用法及用量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规定。
常见鱼病防治方法见附表。